享受me time!5個小秘訣教你打造適合I人的虛擬私密空間

「你是E人還是I人?」隨著MBTI流行,E人(外向型)、I人(內向型)這個分類也逐漸變成大家自我介紹或認識新朋友的一句話。不過所謂E人跟I人其實有更深層的定義:是內心自我充電方式的不同;E人藉由跟他人相處獲得能量,I人則是透過獨處幫自己充電。

然而,不管是E人還是I人最好都需要獨處。因為獨處還關乎創造力。根據近十年的研究,如麥基爾大學(McGill University)神經學教授Nathan Spreng、約克大學(University of York)心理學系教授Jonathan Smallwood的發現,放空(mind-wandering)其實很重要。因為創意不是從腦中出現的新事物,而是讓已存在的兩件事產生新連結,放空能打開我們的思緒,進而產生更多的關聯。而無論是放鬆還是放空,都需要不被打擾的環境。

這讓我想到,之前我們介紹過透過VR來冥想,那麼單純將虛擬環境當作真正放鬆的空間可以嗎?答案是,可以!模擬自然的沉浸式體驗,能幫助我們找到放鬆的最佳狀態。


一篇在2023年8月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Joy Xu教授發表,有關VR幫助減壓的系統性回顧研究證實:透過徜徉在VR自然情境,能改善情緒並減少壓力。特別是對高焦慮的學生族群來說,模擬自然環境可以有效降低負面情緒。

透過這份研究,我整理出5個小訣竅,教你打造令人放鬆的虛擬個人空間:

1.自然環境設計:場景模擬自然環境,如森林、海邊、花園等,能夠呈現綠色植物、水體等元素,這些設計能有效降低壓力和焦慮感,並增強正面情緒。研究指出,最好的場景是半開放空間,且有10%到30%比例的綠色植物。

2.獨立且私密的空間:虛擬空間只有使用者一人,避免其他人的出現,以免造成干擾或引發潛在的社交壓力,讓人可以完全專注於個人的放鬆或放空。

3.多感官沉浸體驗:結合視覺、聽覺等多感官輸入,例如自然的聲音(鳥鳴、流水聲)和視覺上的細節(陽光、樹葉晃動),以提升沉浸感和放鬆效果。

4.簡單且舒適的互動:允許簡單的互動,如在場景中散步或觸摸虛擬物體,增加空間的真實感和控制感,但不應有過多複雜的操作要求,以免分散注意力。

5.柔和的視覺色調:場景色調應該柔和自然,避免過於鮮豔或刺眼的顏色,以維持視覺的舒適性和整體放鬆氛圍,讓使用者能夠自然的放鬆心情。


配合之前VIVERSE推出的日式榻榻米虛擬空間,稍微改造一下,再加入海濤聲,就成為有微微波瀾海景,加上綠色植物的空間。聽著海聲,時而走走,時而看看樹葉、風鈴隨風搖曳,重點是只有你與自己獨處,就這樣放任思緒流動。

你上一次完全的放空是什麼時候呢?透過這五個訣竅,在VIVERSE打造一個無人干擾的專屬房間吧!(也請原諒我不把這房間設成公開,否則世外桃源就不世外了。)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