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疫情蔓延WFH的現在,你可能只需要一杯咖啡

近期,世界各角落的許多城市,都因為疫情的關係,實施待在家(stay at home)或就地避難(shelter in place),經濟活動暫停,直接被COVID-19影響的產業放起了無薪假,沒「直接」被影響的公司,也都為了「保持社交距離」(social distancing),實施在家工作(WFH)。

放心,我不是來討論遠距協作軟體的,而是想講一個最近的小心得——咖啡在這樣的處境下,如何幫助各位提升工作效率。


嗯,咖啡提升工作效率的確聽起來很廢,只要用「咖啡因能提神啊」就能結案了,我懂。但問題是,這話雖然沒錯,但這樣講太過於簡化了。

某天,我在早餐店聽到隔壁桌的聊天,他們的話題剛好就是「在家工作」。其中一位女性,清楚地表達了在家工作的難度。「我沒辦法在家工作耶,很難專心。」一般來說,辦公環境除了制式的辦公室,也很多人在咖啡廳,或者是共同工作空間。尤其是咖啡廳,更是一個自由工作者和藝術家的工作場域首選,除了提供「擺脫日常」的環境,另一個要素就是有提神效果的「咖啡」了。

只是,現在的喝咖啡因為得「保持社交距離」,變成了一個人的咖啡,WFH顧名思義,工作環境只剩下了在自己家。但是,沒辦法上咖啡廳,咖啡還是要有,對吧?

咖啡因之於靈感,自古以來好像都有某種神秘的正相關。但不難想像,畢竟畫家、作家、許多藝文工作者,都喜歡在咖啡廳工作,使得咖啡有了某種內建迷思,自然它與創意有著某種「想當然爾」的關聯。

打臉的來了——事實上,咖啡可能與創意無關。根據研究,你不會因為喝了一杯咖啡,就突然讓你靈感大爆發,但是,咖啡的確提供了另一種幫助。


Darya Zabelina和Paul J. Silvia在心理學期刊《意識與認知》(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)的一份論文〈濾出點子:咖啡因對創意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效應〉(Percolating Ideas: The Effects of Caffeine on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),試圖去解開這個咖啡因之謎。

他們把大腦的思考模式,分作「收斂」(convergent)與「發散」(divergent),收斂思考的意思,是「針對問題尋找一個特定解法」,對專注力的要求很高。而發散思考,則是「生產大量新奇或有趣的想法」。這兩種思考模式,與之前在 唐鳳一文 介紹的「番茄鐘工作法」其實還蠻類似——25分鐘的專心工作聚焦於「點狀思考」,5分鐘的休息狀態讓大腦胡思亂想呈「發散思考」,既然兩者缺一不可,那就時間分配一下吧,工作效能就會大大提升了。

在實驗中,Zabelina和Silvia找來88位受試者,給他們200毫克的咖啡因錠(相當於354.8毫升的黑咖啡),來量測咖啡因對收斂思考、發散思考、工作記憶,與工作心情的影響。直接講結論:實驗發現,咖啡因對發散思考和工作記憶沒有作用,但對收斂思考很有幫助,更重要的是,咖啡能讓工作的心情變得比較愉悅。

因此,喝咖啡或許沒辦法讓你文思泉湧,也沒辦法讓你如有神助,點子一個接著一個來。但是,喝咖啡能提升專注力(剛好也是WFH的痛點),也能讓你心情好一些。如果,喝咖啡再配合番茄鐘工作法,想必也能進一步提升在家工作的效率。

不曉得寫完這篇之後,咖啡豆和咖啡機會不會變得跟口罩一樣,出現搶購潮呢…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