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rt Cobain還在寫新歌,那我們可以在元宇宙永生嗎?

在我還是個大學生的年紀,當時的女友系上有門教你怎麼編刊物的課,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在期末DIY一本雜誌當報告,大學生嘛,弄報告總是拖到最後一刻。某個空氣黏黏的夏天週末下午,電風扇吹出來都是熱風,我們躺在床上,閒聊著她暑假要去日本Fuji Rock的事。

「那些團好無聊,我喜歡的團都掛了。」她對我的掃興翻了個白眼。我繼續加碼:「誰要幫27 Club那些樂手辦個天堂音樂祭,我一定會參加。」奇怪的是,她倒也不繼續計較我潑的冷水,猛地就從床上爬起來,走到一旁的書桌開始畫圖。這是我第一次編雜誌,主題是那些偉大死人的音樂祭,她畫插圖、設計海報,我寫音樂祭和表演陣容介紹。

活過27歲,對什麼「too fast to live, too young to die」的狂躁三和弦活法早沒了憧憬,但即便擁抱了庸俗的「活久才是贏家」,在發現《Lost Tapes of the 27 Club》這個音樂企劃時,我仍然感到強烈的衝擊感。


在一個27 Club活得好好的平行宇宙

遺失的藝術品,是收藏家和愛好者之間永不退場的談資,比如消失了120多年的梵谷素描本Bob Dylan地下室時期的歌詞手稿、演唱會「靴腿」(bootleg)等,這些重新出土的稀品總會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。至於27 Club,就更是具備浪漫色彩的都市傳說了。

起先有樂迷發現,6、70年代的反文化嬉皮英雄們 — — Jimi Hendrix、Janis Joplin、Rolling Stones的Brian Jones、The Doors的Jim Morrison都死於27歲,不僅如此,更早的30年代藍調OG吉他手,也就是那位傳聞中與魔鬼用靈魂換才華的Robert Johnson也同是27 Club,後來90年代油漬搖滾傳奇Kurt Cobain、2010年代騷靈歌姬Amy Winehouse也都相繼加入了俱樂部。「是巧合嗎?我可不這麼認爲」的柴火就這樣不斷地延續了27 Club的傳說。

如同我當年初次編雜誌的奇想 — — 如果有個音樂祭,陣容不只是華麗,演出還全都是27 Club的偉大樂手呢?結果《Lost Tapes of the 27 Club》把奇想化成了行動 — — 其實27 Club還有未曾發表過的歌曲、甚至他們其實還在寫歌,那些歌聽起來怎麽樣?致力於關懷音樂創作者心理健康的組織Over The Bridge,就使用了AI開源軟體Magenta去機器學習Jimi Hendrix、Jim Morrison、Kurt Cobain、Amy Winehouse等27 Club成員的音樂作品,包括他們使用的樂器、習慣的樂句和旋律、和聲的方式、寫歌詞的主題,創作出由AI譜寫的全新樂曲。

聽歌時間,排名不分先後,按過世時間進行排序:

當然,以上曲目還是請「真人」樂團錄音,AI還沒那麼厲害。

《Lost Tapes of the 27 Club》的起心動念是好的。我們當然知道創作是一條孤獨的道路,但也不能因為才華和作品給我們的感動,就浪漫了藥物濫用和自殺。不信的話,聽聽上面這幾首歌,雖然都是「電腦寫的」,但還是比我想像得好聽。相信你也會認同我大學時期的「天堂音樂祭」幻想,如果他們能活久一點,搞不好我們還有機會看到他們表演呢。

(話說,我還真的看過老Bob Dylan現場,沒有很好看就是了。)


人類可以在元宇宙永生嗎?

2012年Coachella音樂祭,饒舌大佬Snoop Dogg在舞台上「復活」了被槍殺的嘻哈傳奇Tupac。幾假亂真的Tupac全息投影,明明就陰陽相隔,卻能與Snoop Dogg在台上互嗆,舞台下逐漸母湯的觀眾也從瞠目結舌變得嗨到爆炸。Coachella的觀眾都揉了眼睛,Tupac怎麼活過來了?

另一個例子,是今年(2022)即將在5月底登場的瑞典國寶級天團ABAA的新專輯《Voyage》同名演唱會。ABBA在發行上一張專輯《The Visitors》後隨即解散,這已經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事,睽違40年後回歸,團員們都已經年過70,雖說以年華老去的姿態在舞台上與老歌迷相見也是種感動,但ABBA不願意。

於是,他們找來光影魔幻工業(Industrial Light & Magic)來打造1979年ABBA的Avatar(稱之為ABBAtars),用數位孿生全息投影的青春之姿站上倫敦舞台。演唱會不僅是《Voyage》裡的十首新歌,還會帶來〈Dancing Queen〉、〈Mamma Mia〉等經典曲目,長達一個半小時、共22首歌的表演,服務老粉絲的意味相當濃厚。不要再信什麼換膚保養品了,真正的抗老化技術在這邊:

相信老粉絲在看完《ABBA Voyage》演唱會後,心中也會不禁感嘆:「如果在另一個宇宙,ABBA沒有解散會怎麼樣呢?」

先前,我曾在後浪潮推坑一部Amazon Prime Video原創影集《上載新生》(Upload)。善意提醒,第二季已開播(雖然我還沒找時間看)。劇情基本設定就是「元宇宙永生」 — — 在未來,人類可以在死後選擇「上傳」到元宇宙,進入虛擬的來生。而仍然活著的親人和朋友,也可以透過VR進入「天堂」。某種程度上,生與死之間不再是最遙遠的距離。

這樣科幻的未來場景,距離實現或許沒有我們想的那般遙遠。建立在區塊鏈上的VR社交平台Somnium Space前陣子發佈了新功能「永生模式」(Live Forever Mode),假使你想在元宇宙永生,你就得支付一筆費用(年費約50美元)給Somnium Space,他們就會開始透過VR裝置錄下你的一切資訊,比如聲音、語調、肢體語言……,再經由AI機器學習創造出元宇宙版本的你。

要是你哪天不幸出了意外,你的親朋好友仍然可以到元宇宙找你,雖然並不是真正的你,但Somnium Space相信,你在元宇宙的AI分身能夠真偽難辨。沒想到吧,生命產業也可以無縫進入元宇宙。

順理成章的好像要點播這首歌:


最後,雖說永生是人類的幾個終極嚮往之一,但我們先別管永生了,來細思極恐一下吧。老實說,我今天早上把後浪潮「大風吹微濕」的全部文章送去機器學習,接著我丟了幾個網址進去,結果AI花了不到10分鐘就幫我寫完這一篇。文章幫我一路看到底的你,有發現這一篇並不是我本人寫的嗎?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