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虛擬實境 x 音樂」有沒有搞頭?聊聊Björk的《Vulnicura VR》概念專輯

小弟是個不才鼓手,組了一個「無止盡休團中」的樂團,被科技業深深耽誤惹,QQ。因此,我在進了積極佈局VR生態系的HTC VIVE之後,會關心這一件事也是相當理所當然 — — 虛擬實境和音樂的結合有沒有搞頭?

先來個溫馨小叮嚀,如果你想看「音樂VR遊戲」介紹文,比如說《Beat Saber》,先向你說聲抱歉,這個未來有機會的話,我們再聊。

「VR x Music」系列,我想先聚焦在「音樂創作人」——第一篇,我就獻給冰島創作歌手Björk的VR專輯《Vulnicura》吧。


什麼是「概念專輯」?

流行音樂史中,「概念專輯」是個非常有趣的存在。對創作歌手/樂團而言,一般的專輯都只是「把這陣子的創作集結在一起」,曲目之間,只要別太跳痛,有個模糊的主題即可。

而「概念專輯」走的取向卻完全不同,簡單來說,音樂家會把「專輯」本身作為一個完整的敘事單位,所有的曲目,都是為了這個主題而量身打造。

在印象所及,最頻繁被提到的「概念專輯」,應是The Beatles在1967年發行的《花椒軍曹與寂寞芳心俱樂部》(Sgt. Pepper’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)。當時,披頭四的聲勢達到巔峰,但披頭們各自發展,相處緊張,即使是在音樂上,也都擁有自己的想法,可以說欠缺了繼續再一起走下去的必要理由。

在這樣的節骨眼,保羅麥卡尼突發奇想,創造了「花椒軍曹與寂寞芳心俱樂部」這個虛擬樂隊,代替「披頭四」這個沈重包袱,而這樣「角色扮演」的出口,給予了四位成員足夠的創作空間,也讓彼此能在一個相對舒適的自由下,進行各自想做的實驗與創新。

The Beatles起了個頭,往後的每個時代,都會有新起之秀想挑戰「概念專輯」,就像是在「成就解鎖」的攻頂,少了這一步,很難證明自己是一個「偉大的樂隊」。

比如The Who的《Tommy》以搖滾歌劇的形式,講述一個又聾又啞又瞎小男孩的故事;又比如Pink Floyd探索精神疾病的《月之暗面》(Dark Side of the Moon)。即便是在台灣音樂史,都有曾經留下一道深刻痕跡的交工樂隊,以《菊花夜行軍》來講述「北漂中年阿成因受挫返鄉的動人故事」。

今天講的是「VR x Music」,我們還是快把主題拉回VR概念專輯《Vulnicura》吧。


碧玉(Björk)花了五年鍊成的概念專輯《Vulnicura VR》

從《Vulnicura》到《Vulnicura VR》,是一段大約五年的過程。2015年,Björk發行了第八張錄音室專輯《Vulnicura》,直到2019年9月,《Vulnicura VR》才在Steam和Viveport上架。

Vulnicura這個字,分別是由兩個拉丁字vulnus(傷口)和cura(治療)組成,直白地翻譯,就是「療傷」。當時,Björk正經歷一段情傷,她與當代藝術家Matthew Barney的離異分手,《Vulnicura》恰好成為她痛苦自白下的一顆果實。(藝術家都醬啊…)

Björk的御用刺繡藝術家James Merry,在《衛報》的訪問中也談到Björk為何要以VR呈現這張專輯的過程。James Merry說:

2014年,我們拿到了一組Oculus Rift,Björk把它架設在她紐約家的廚房。(補個知識:2016年Oculus Rift才推出正式版,Björk收到的,應該是原型機。)她的直覺反應,並不是「VR現在正火,我們來做支VR影片吧」,而是覺得《Vulnicura》這張專輯十分適合做成VR。正因為這張專輯,充滿著心碎的曲目,而戴上VR頭盔的感覺,是令人窒息、不透氣、有著怪異的隔絕感的,VR作為呈現的媒材,恰好與《Vulnicura》這張專輯的內容相當吻合。

呃…是不是在偷批Oculus Rift戴起來很不舒服?好啦,畢竟是早期的Oculus,搞不好拿到的還是prototype,雖然競品,但我還是鞭小力一點好了。總之,失戀與戴上VR頭盔的不適感,就這麼「不謀而合」了。

有趣的是,《Vulnicura》所採取的巡迴,與其說是「專輯巡迴」,不如說是一段孵化《Vulnicura VR》的過程。

2014年時,Björk與華裔美籍導演Andrew Thomas Huang合作,以360相機在冰島的海灘上拍了〈Stonemilker〉MV(收錄在《Vulnicura》專輯的第一首歌)。Björk認為:「虛擬實境就像是一間劇院,它有辦法捕捉到《Vulnicura》的情感地貌。」

當時,VR頭戴式裝置仍不普及,拍了360度的環景MV,也不知道能放在哪裡播。於是,Björk就把影像放在紐約和倫敦的Rough Trade唱片行,也在那設置了VR裝置,提供樂迷邊逛唱片行、邊觀賞VR MV的體驗。

後來反應不錯,Björk在兩年後就啟動「碧玉數位」(Björk Digital)企劃,從雪梨的Vivid Sydney音樂祭開始,展開長達18個月的巡迴,行往東京、倫敦、雷克雅維克、洛杉磯、墨西哥、巴西等地,一面辦展,一面製作搭配專輯歌曲的VR影像,最後將這些來自6間不同工作室製作的7段VR影像集結,才終於讓《Vulnicura VR》順利上架。


說了這麼多,你問我《Vulnicura VR》到底值不值得體驗?

嗯,這個部分還是留在下一集吧!賣關子的原因,真的不是因為我耍大牌,學橋下說書人玩「下回分曉」吊胃口,而是人家最近真的hen忙,還要擠出時間來寫文,大家就行行好,給我點時間好好體驗吧~

(未完待續)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