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R影展片《重回現場:旁觀者的河畔自白》,簡直像場靈魂拷問

前陣子高雄電影節開跑,其中XR無限幻境單元選出不少優秀的VR電影,本來就對紀實議題感興趣的我,對片單裡《重回現場:旁觀者的河畔自白》(Bystanding: The Feingold Syndrome)這部VR紀錄片特別有印象。

是說這部片也有上架在VIVEPORT上面,如果你這陣子剛好沒空,之後還是可以透過這個平台看到《重回現場》和其他影展片。當然,如果你是和尼尼一樣訂閱VIVEPORT INFINITY的朋友,看VR電影就更沒壓力啦~

袖手旁觀的羅生門

《重回現場:旁觀者的河畔自白》這部以色列的VR動畫紀錄片,結合攝影測量法(Photogrammetry)、容積捕捉技術(Volumetric Capture)、360º影片和動畫還原場景,帶觀眾回到2009年,以色列划船冠軍雅絲敏・芬顧德(Jasmin Feingold)在例行訓練中,船隻意外在河中翻覆的事故現場。

雅絲敏在水下昏迷將近五分鐘,這段時間裡,河岸上的十幾名路人都只是在岸邊觀望,直到最後才有人出手相救。《重回現場:旁觀者的河畔自白》也給觀眾五分鐘的時間,用像是靈體附身的方式,潛入旁觀群眾的腦海,去會會他們內心的想法和獨白。

旁觀者的身份,從牽著孩子的家庭主婦、手持攝影機的男子,到猶太教拉比,什麼樣的人都有;對於「當時為何不行動?」這個問題,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;興許是害怕延誤救援速度,亦或擔心手上正牽著的孩子跑丟;也有人在歷經這個事件後始終懊悔,責怪自己不該懦弱、甚至開始害怕陌生人,覺得人心既冷酷又可怕;旁觀者各自有各自的考量。

我想起心理學家達爾利(John Darley)與拉坦那(B. Latané)提出的研究,當意外發生在群眾周遭時,每個人都在等別人先行動,分散了伸出援手的責任感,導致所有人都在袖手旁觀的局面,這就是人皆自私的「旁觀者效應」。相較於前者,《重回現場:旁觀者的河畔自白》裡,眾人的心態顯然更加複雜。

值得重新思考的「旁觀者效應」

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,《人慈: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,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》,作者用整上整章篇幅,就是在為「旁觀者效應」的起源故事翻案——在1960年代的美國,凱薩琳.蘇珊.吉諾維斯(Catherine Susan Genovese)於自家巷口遭人砍殺的事件驚動無數民眾;畢竟理論上,她的尖叫聲應該足以驚醒整個社區,然而現場的38個目擊者之中,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替她報案,或出面制止兇手犯行。

隨著新聞媒體大肆宣張,凱薩琳的案件,以及「旁觀者效應」一詞變得家喻戶曉;然而社區的新住戶喬瑟夫.迪梅(Joseph De May)卻覺得這件事不應該就此定調。他基於自身的法律背景,透過經年不懈的調查拼湊出事件原貌;原來社區的居民並不是沒有作為,有人早早就通知警方,也有人急忙趕到凱薩琳身邊,只可惜來得太晚,凱薩琳在他的懷裡斷了氣。

原來當年記者刻意忽略事實進行的報導,讓凱薩琳的故事成為心理學教科書上的著名案例,卻鮮少有人回頭關注喬瑟夫.迪梅的調查報告。現代社會不一定像新聞裡的故事這般冷漠,《人慈》作者羅格.布雷格曼(Rutger Bregman)在書中這樣寫道。

儘管《人慈》為人性本善做出精彩辯護,但尼尼我對自己倒是沒什麼信心,畢竟沒遭遇過案發現場(希望不要),也不知道到時候的我又會做出什麼反應;不過,透過《重回現場:旁觀者的河畔自白》的沉浸敘事,實際到事件現場走一遭,又窺探過旁觀者的內心世界,那感觸就很明顯了。


當我正在思考「如果不會游泳,要怎麼去救在水裡昏迷的人」的時候,有一個人義無反顧地跳進河中,越游越遠,消失在眾人的視角外。過了一會兒,在我開始擔心起他的安危的同時,只見河中央的船隻開始緩緩向岸邊前進。

救援大成功!我發現自己打從心底雀躍起來,無論先前有多麼猶豫,看見雅絲敏從河中央被救起的當下,我還是覺得很感動。憑著這份心情,也許今天,可以再更相信羅格.布雷格曼和他信仰般的人性本善理論一些。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