區塊鏈讓你意外的points,結繩記事是最早的分散式帳本

如果說虛擬實境和元宇宙的起源是柏拉圖的「洞穴寓言」,那區塊鏈的起源是什麼?首先,我們先從區塊鏈的用途來思考。簡而言之,區塊鏈是透過密碼學防偽、使用共識機制運作的分散式帳本。雖說一龍馬教導我們,事情要用「第一性原理思考」(first principle thinking)拆解,但小弟是相信全人類百般發想都必有共同根源的「類比人」。因此,先讓我試寫一段鍵盤民族誌來描述情境:

距今10,000年前,北方有個α部落,南方有個β部落,α部落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,β部落過個日出而作的農業生活。每年在秋收之時,β部落就會載著滿滿的農作物北上,到兩部落交接處參加一年一度的市集。在市集上,α部落拿出牲口和β部落交易糧食。往年,一頭牛可以換100斤米,但今年β部落不幸發生牛瘟,牛隻不足恐怕會影響明年的收成。農作欠收,也會影響明年可交易的糧食,對α部落和β部落都不好。於是,α部落和β部落達成協議,α部落先借β部落10頭牛,明年的市集上,β部落得還給α部落1,500斤米(利息貴貴的)。

——大風吹微濕《未出版民族誌》

我借10頭牛,你欠1,500斤米,這筆帳怎麼記?可以由市集在場的人,憑著大家的頭腦來共同記憶。如果年度市集不只一筆交易呢?或者在明年,東方的γ部落也想參加市集賣工藝品,西方δ部落製作一批做工良好的弓箭也想到市集擺攤,那大家怎麼有辦法用人腦記住那麼多筆交易或借貸?因此,帳本的需求出現了。


結繩記事是最早的分散式帳本

這讓我想到《易經》說:「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」結繩記事,大概是最早出現的帳本。在《春秋》中也有類似記載:「古者無文字,其有約誓之事,事大大其繩,事小小其繩,結之多少,隨揚眾寡,各執以相考,亦足以相治也。」也就是說,大事結大結,小事結小結,用不同的顏色、材質、粗細的繩子,以及不同的綁法和數量,就可以描述必須記下來的事件,而這套結繩方法只要大家同意,也看得懂,那就行得通。

如果說,把結繩視為一種密碼(沒參與市集的部落看不懂)、立約的各部落都有結繩的副本(以避免正本遭有心人士竄改),那是不是可以說:結繩記事也是以密碼學為基礎的分散式帳本aka區塊鏈呢?

考究其中,結繩記事這套方法其實並非古華夏文明獨有。舉例來說,古印加文明也發展出極度複雜和縝密的結繩記事系統「奇普」(khipu)。奇普是一種十進位的結繩記事法(話說珠算也是從結繩演變來的,也是巧合嗎?),印加人通常以棉花或駱駝毛製成繩子,以結繩來記錄稅收、人口普查、曆法,以及軍事組織。根據考古發掘的資料,奇普系統可追朔至4,500年前,後來成為印加帝國管理各地的工具。

在16世紀時,征服者Francisco Pizarro帶著西班牙士兵進入印加帝國,這群白人馬上對印加帝國有條不紊的倉儲系統驚嘆有加,同是西班牙征服者的Pedro Cieza de León在後來寫了一本秘魯編年史回憶錄,裡頭寫道:「他們的帳精準到連一雙涼鞋都不會少。」為了有效追蹤印加帝國的物資,西班牙人甚至得雇用當地人來學習奇普。根據人類學家Frank Salomon的研究,當時印加人甚至會和西班牙會計師在法庭上爭吵貢品的正確數字,結果通常是印加人的奇普更勝一籌。可惜,後來羅馬天主教教會把奇普視為魔鬼的技藝,並下令毀掉所有印加帝國的奇普,導致這項技術的永久失傳。

不過,在近年來,考古學和語言學者紛紛投入奇普的解密。比如哈佛大學的前哥倫布時期考古學家Gary Urton就展開奇普資料庫計畫(KDB),他認為奇普不僅是數字系統,更有可能是一種3D的「符號書寫系統」(semasiography),也多少解釋了令古文明愛好者困擾的「印加悖論」(Inca Paradox) — — 印加帝國的版圖縱跨今天的秘魯、厄瓜多、哥倫比亞、玻利維亞、智利,以及阿根廷,如此幅員遼闊的帝國居然沒發展出書寫文字?原來,正由於印加帝國是在短時間內征服大量的鄰近民族,方言太多溝通起來過於複雜,反倒使用奇普這個非表音的系統,統治上能更加有效率。

有趣的是,結繩不只可用在童軍課上,這項古老的技藝也在今天人類文化中,體現出各式各樣基於「信任」和「確立關係」的隱喻。比方說中文的「結婚」,英文的engagement不僅代表著訂婚,也代表約定,甚至還代表著物理學的量子糾纏態。因應雙方「結盟」演變出的合約,也讓區塊鏈最偉大的應用「智慧合約」(smart contract)誕生,這種以共識機制運作、去除特定第三方見證人的「去中介」精神,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動化的結繩系統。


文字的起源其實也是為了要記帳

許多人,尤其是文組畢業生如小弟,當被問到「文字的起源」之時,腦中都會不禁冒出「故事」。啊,圍在火邊的古代人,就是要把故事寫下來,所以最早的文字才都會都是象形,就是畫畫的延續嘛。但是,研究蘇美楔形文字的考古學者Denise Schmandt-Besserat可不這麼認為。

「楔形文字」(Cuneiform)多以泥板的型態出土,當時人們以削尖的蘆葦杆或是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,軟泥板經過曬烤後變硬,由於保存容易,成為後來研究兩河流域文明生活樣態的資料。目前考古學界主流認為,楔形文字大約出現在5,000多年前的兩河流域一帶,雖由蘇美人(Sumerians)發明,但也在整個西亞地區被跨文化的使用,由於蘇美語很神秘,既非印歐語系也非閃米特語系,因此西臺、亞述、波斯人雖然也用楔形文字書寫,但在地化之故,多少與蘇美人的楔形文字有所差異。

破解古文字固然有魅力,但楔形文字從何而來、如何演變、總不可能一下從無到有吧?它的起源之謎,不斷困擾著考古學界。於是,Denise Schmandt-Besserat這位女性考古學者提出了一個另類的答案 — — 楔形文字是從記帳而來的,也就是有名的「陶籌論」

大家都知道,上一次冰河期大約是在一萬年前結束,地球變暖,少數有創新腦袋的人擺脫了狩獵採集的生活,開始馴化動物和植物,以追求更為穩定的食物來源,展開了農業和畜牧的定居生活,這被考古學家稱之為「新石器時代」。

食物來源變得穩定,人們自然有了儲物需求,大量陶製容器出現,也在同一時間,考古學家發現近東地區流行著一種史前陶製代幣(clay tokens),中譯叫「陶籌」。在分析過程中,Denise Schmandt-Besserat發現陶籌和糧食作物紀錄有關,也就是倉儲管理,這說明了當人類從狩獵採集的幾十人小群體,變成幾百、幾千人的農業部落後,資源再分配就變得很重要,而陶籌就是為了管理公共糧食儲備系統而出現的記帳工具。

到了6,000年前,她發現陶籌越做越精緻,不僅燒陶技術進步,圖樣也變得越來越繁複,尤其在城市文明出現之後,紡織品、服裝、啤酒等工藝品和商品盛行,也使得陶籌的樣式越變越多。但她觀察到,複雜陶籌的使用時間僅僅才兩三百年,接著被寫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取代,估計是古人發現,用泥板寫字記帳遠比捏出精美陶籌更加迅速。於是,Denise Schmandt-Besserat的這一套「文字起源於記帳」的陶籌論也說服了考古學界。

雖說陶籌的英文是clay tokens,但考古學家並沒有找到它被拿來交易的證據,因此普遍還是認為陶籌只是拿來倉儲管理的工具。但細思極恐一下,如果一塊卵形陶籌可以代表一罐油,一塊板狀陶籌可以代表一袋小麥,一塊中間穿孔硬幣型的陶籌可以代表一件衣服,那陶籌是不是很像所謂的「非同質化代幣」aka NFT?


真的要說,古代的結繩記事和陶籌真與今天的區塊鏈和NFT有什麼不同,大概就在於使用者的規模吧。網際網路也好,元宇宙也罷,終極目標都是「一個地球,一個部落」的願景。這將導致於一個全球化的文化霸權出現嗎?弱勢文化會因此消失嗎?我想,去中心化的web3願景,就是體現了我們對中心化web2的反省。全然的去中心化或許太過極端,但人類連結彼此的方式也許能借鏡於遠古。多中心模式的社群合作,有沒有機會在未來的元宇宙實現呢?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