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芭比不是第一次!美泰兒與OpenAI合作,這兩款智慧芭比你還記得嗎?

之後或許可以改唱「Come on Barbie, let’s go prompting! 」囉。2023年《芭比》(Barbie)真人版電影似乎將成現實,芭比娃娃製造商美泰兒(Mattel)12日驚喜宣布與OpenAI達成戰略合作,雙方將攜手打造具備語言理解與對話功能的AI玩具,預計於今年(2025年)底前正式推出。

儘管美泰兒目前尚未透露具體產品內容,但據媒體報導,該款產品的使用者年齡門檻至少需滿13歲,芭比(Barbie)、風火輪(Hot Wheels)、UNO等經典品牌都在可能名單之中。而其中最令人翹首期待的,無疑是AI芭比啦!不過,你知道嗎?回顧過往,美泰兒在科技結合方面其實已有兩次重要嘗試,只是都因隱私爭議而黯然收場。


Video Girl Barbie(2010):如今看很Y2K,當時卻有偷拍疑雲

「Video Girl」芭比是美泰兒在2010年推出的芭比。當時正值Instagram引領自拍風潮的年代,這款芭比內建攝影機與LCD螢幕,主打以芭比視角拍攝與編輯影片的創新體驗。

Video Girl攝影機的這個位置,與OpenAI未來可能推出的AI裝置,似乎異曲同工。(來源:Digital Camera World)

示範影片可以看到,Video Girl雖然畫質偏低、又無法錄製聲音,但介面與畫質充滿了Y2K的復古風采,放到現在看來其實頗有魅力。然而在15年前的社會氛圍下,這款主打女孩市場的芭比卻讓全美各地的家長人心惶惶,擔憂會成為戀童癖的偷拍利器。美國聯邦調查局(FBI)也針對這款芭比發出警告,最終,Video Girl難逃停產命運。

或許覺得很面熟沒錯!Video Girl芭比曾出沒在《芭比》電影中。(來源:IMDb)


Hello Barbie(2015):AI語音陪伴的芭比

錄影功能之後,芭比緊接著跨足的是AI語音。隨蘋果Siri與亞馬遜Alexa在2011年及2013年相繼發布,當時對話科技正夯,美泰兒也收到了「想和芭比娃娃對話」的產品回饋。為滿足這項需求,美泰兒在2015年與ToyTalk(現為PullString)合作推出「Hello Barbie」,這款芭比的設計初衷是成為孩子們的「最好朋友」。只要連上Wi-Fi,對著芭比胸前的麥克風說話,她就能與小朋友談天說地、講笑話,甚至歌唱。

然而,問題就出在互動機制上。為了記住小朋友的喜好與日常對話,Hello Barbie會同時錄製與儲存所有對話內容,並將這些音訊傳至ToyTalk伺服器進行AI語音辨識。此舉立刻引發家長們的強烈擔憂,認為嚴重侵犯兒童的隱私安全,這款產品最終在發行當年就被迫停產。


時代不同啦陪伴型AI伴侶早已不陌生

回頭看這兩款智慧芭比,你或許會忍不住替她們小小抱不平,畢竟放到AI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,當初那些曾被視為「前衛」的功能不但不再突兀,也更能以自然的方式融入我們的日常。

像是今年初的CES 2025,就有一群超萌的陪伴型機器人大佔媒體版面。其中備受矚目的AI夥伴AiMe,雖然還是雛型,卻已可愛到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抱回家。靈感源自嬰兒的AiMe,擁有圓滾滾的身軀、會眨眼的大眼,以及療癒感十足的短手臂。不只賣萌,它還具備感測器與攝影鏡頭,能與智慧家庭設備連動,擔任兒童互動玩具與小管家角色,協助家庭安全監控,並紀錄小朋友成長過程的珍貴時刻。

雖然目前還不曉得美泰兒會與OpenAI打造出什麼樣的AI新玩意,但可以看出,美泰兒一直都在積極回應各時代的科技脈動,無論是順應IG社群、結合AI語音助理,到如今導入生成式AI。這回,他們也顯得格外謹慎,強調會嚴守體驗安全與隱私保護,將全權掌控IP、未授權予OpenAI,且目標是「讓AI的魔法走進每個年齡層」,創造更「適齡」的遊戲體驗。

談到適齡,最後再來個題外話:來自台灣藝術家虫羊氏アモス的「社畜芭比」,也許正是適齡大人的芭比娃娃。這款每天穿得光鮮亮麗的芭比,手上提的是身心科藥袋,工作地點則是在未遵守勞基法的中小型企業,實在特別「成人」。她甚至還具備悠遊卡功能,相當適合每天搭車通勤的社畜族群,而且肯定不會有家長跳出來反彈呢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