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曼達洛人》如何在疫情期間按表操課,準時繳出第二季?

為了發展影音串流平台Disney+,由迪士尼打造的首部Star Wars真人影集《曼達洛人》(The Mandalorian)在2019去年開播,Baby Yoda的超萌魅力,以及圍繞在星戰知名賞金獵人波巴費特(Boba Fett)的族裔曼達洛人的故事,進一步拓展了星戰宇宙宏大的世界觀,征服了許多觀眾的心(Baby Yoda的功勞比較大啦)。

讓我們等待一年的《曼達洛人》第二季,終於準備在10月底開播。若你問的是我這個星戰鐵粉的意見,我當然是期待滿滿了。從粉絲向的消息來看,光是Ahsoka Tano這位享譽星戰動畫篇的絕地武士即將登場,這個傳聞就足以讓星戰粉拍手叫好。除了曾是安納金學徒的絕地武士Ahsoka Tano,據說也有更多星戰宇宙裡知名的曼達洛賞金獵人也會登場。

比如動畫《反抗軍起義》(Star Wars Rebels)裡登場的Sabine Wren,甚至連《反抗軍起義》的主人翁絕地武士Ezra Bridger也會在《曼達洛人》第二季出現。有趣的是,這些在電影裡看不到的角色,其實都是推進Star Wars故事至關重要的幕後功臣。熟知星戰系列的粉絲一定知道,《曼達洛人》想補完的是六部曲與七部曲之間的空缺,而動畫《反抗軍起義》則是想補完三部曲與四部曲之間的空缺。跨越兩個世代的角色,將會如何串連起遙遠銀河系的篇章,這就是最令所有星戰粉期待的部分了。

好啦,如果上述角色你都不熟,也聽不太懂星戰粉的執著,那也沒關係,就繼續看Baby Yoda賣萌吧!


按表操課,準時交作業的好學生《曼達洛人》

在正常的情況下,一年出一季是歐美電視劇的常態,只是你,我,都心知肚明,這場疫情打亂了許多事,在好萊塢也是如此。比如說,除了《天能》等等少數特例,電影院已經好久沒有新片上,像是檔期一延再延的DC、漫威兩部女力電影《神力女超人1984》和《黑寡婦》。電影延期,考量的當然是票房收入,但另一件殘酷的現實是,疫情對電影工業製作的影響。直至今日,許多公司仍然實施在家工作,隨著疫情趨緩,許多劇組才開始漸漸宣布復工。如此,影集上映的排程自然會往後延,影集製作的存檔也間接地造成劇荒的現象,像是拍攝整個停擺的《怪奇物語》(Stranger Things),就還不知道第四季何時才會出現。那麼,《曼達洛人》又是如何準時繳出第二季的呢?

老讀者應該讀過我們七月時的專文「好萊塢都用VR拍電影了,電腦選土豆一點也不奇怪」,裡頭談到,VR虛擬實境如何結合遊戲3D引擎,進入好萊塢的電影生產鏈。果真,這套被稱作「虛擬製片」(Virtual Production)的方法,已經成為了影視工業在疫情期間的解方。簡單說,虛擬製片把大部分的電影後製搬到前期來做,是一套更完善的電影前期工作。

傳統上,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不是出外景,就是搭建像是環球影城那樣的佈景,如果是比較科幻的場景,則會使用綠幕棚拍,在後製時再製作動畫特效。而虛擬製片,便是趁著遊戲3D引擎的成熟,使用Unreal Engine,並加上VR頭顯作為3D環境的顯示螢幕,在進入拍攝前,先把場景給畫出來。在真正拍攝時,劇組會將即時的環境畫面投放在巨大的LED牆,不但能取代綠幕,讓演員更能入戲,也能即時調整光線,更同時將演員融進3D引擎的畫面裡,如此,就達成了一種迅速、不受外在環境影響的拍攝流程。

其中,虛擬實境有許多套件,都讓虛擬製片變得可能。舉個例子,比如HTC VIVE研發的追蹤器有了意想不到的電影使命。HTC VIVE Tracker原先是為了VR遊戲而研發,可以將它放置在槍枝或綁在人體四肢上,透過追蹤定位,讓玩家的槍枝能在遊戲中定位,達到更進一步的沉浸感。可是,一但追蹤器被放在攝影機上,甚至運用在對焦上,攝影機便能直接與3D引擎連結,做出「虛擬攝影機」,實體的被攝物和3D的虛擬環境就能即時地虛實整合了。


StageCraft:光影魔幻工業的新商業模式

光影魔幻工業(Industrial Light & Magic),對許多電影愛好者都是神一般的存在。星際大戰之父喬治盧卡斯(George Lucas),在70年代為了拍攝Star Wars,成立了這間影響電影產業的指標性特效公司。

ILM從《星際大戰外傳:韓索羅》(Solo: A Star Wars Story)開始,導入了Unreal結合VR這樣的新方法,經過《星際大戰外傳:俠盜一號》(Rogue One: A Star Wars Story),到如今的《曼達洛人》,終於推出了StageCraft這個虛擬製片解決方案,從設計(design)、場勘(scout)、前期視覺化(previsualize),到拍攝(shoot)的完整服務。

還不僅是迪士尼的相關作品,HBO影集《西方極樂園》(Westworld)也採用了虛擬製片的方法。根據報導,《西方極樂園》的影集共同製片Jonathan Nolan在參觀過Jon Favreau的虛擬製片片場之後,就決定將第三季的補拍場景改用虛擬製片來拍攝,直接在3D引擎中重建第一季的片場,免得還要勞師動眾,讓整個劇組飛到原本的拍攝地西班牙。

在疫情期間,虛擬製片這個方法實在是太省錢省事了。因此,負責《阿凡達》續集、《蝙蝠俠》 (The Batman)以及《自殺突擊隊2》(Suicide Squad 2)的電影數位特效公司,由知名的《魔戒》導演彼得傑克森創立Weta Digital也在近期採用了虛擬製片來化解疫情的影響。

拿大家期待的DC《蝙蝠俠》來看,《蝙蝠俠》攝影師Greig Fraser曾任《曼達洛人》第一季的攝影,他同時也是《俠盜一號》的攝影師,自然對ILM這套虛擬製片的方法非常熟悉。而目前已知的是,《雷神索爾4》(Thor: Love and Thunder)也會導入StageCraft解決方案,原因自然是因為導演Taika Waititi也有參與《曼達洛人》的製作了(第一季最後一集是他導的,那個機器賞金獵人IG-11也是由他本人上陣演出)。

有道是,危機就是轉機,機會,通常也都留給了準備好的人。虛擬製片,雖然不是為疫情而生,但卻為疫情而用。說到這兒,還真要感謝虛擬製片,讓我們在十月底能在《曼達洛人》第二季與Baby Yoda再相會。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