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VIVE Pro 2會是你的下一台PC-VR?

在前陣子的VIVECON發表會上,HTC VIVE推出了兩台全新VR裝置——分別是繼承獨立式一體機Focus系列的VIVE Focus 3,以及繼承PC-VR頂規產品線Pro系列的VIVE Pro 2。今天,我想來聊聊為什麼VIVE Pro 2會是你的下一台PC-VR。


燈塔基站追蹤:VR愛好者的唯一選擇

一般來說,區分VR裝置的方式有幾種。第一種是PC-VR和獨立式一體機(standalone/ all-in-one)。簡單來說,PC-VR就是用電腦運算,獨立式一體機則是用行動晶片運算,如果你是遊戲玩家,這兩種裝置的體驗大概就是「PC遊戲」和「手機遊戲」的差異。不過,這樣的分野也在串流技術愈來愈進步之後逐漸消失,現在的獨立式一體機,也可以透過串流來體驗PC-VR的內容了。

第二種區分VR的方式,則是追蹤方式,又分為外向內追蹤(outside-in tracking)和內向外追蹤(inside-out tracking),前者就是所謂的VIVE/ Steam系統,是使用燈塔基站(lighthouse/ base station)的雷射追蹤,不但是目前最精準的追蹤系統,更能輕易地實現全身追蹤;而內向外追蹤則是透過頭顯上的鏡頭來追蹤,為Windows Mixed Reality和Oculus裝置所採用,為一體機頭顯(包括了VIVE Focus 3)、非VIVE/ Steam系統的PC-VR採用的追蹤技術,受限於硬體限制,目前只能夠實現上半身追蹤。


VIVE/ Steam:最強大的硬體生態系

雖然VIVE/ Steam系統在架設上沒那麼便利,但對VR愛好者(VR enthusiast)而言,它仍然是目前最有吸引力的選擇。一來,是其他系統看不到車尾燈的追蹤精準度,二來,就是它的硬體生態系了。

對品牌而言,生態系的重點在於提高使用者的離開門檻,Apple生態系是一個最好的例子,你不從蘋果跳槽到安卓的原因,從來就不只是「手機」,可能是AirPods耳機,可能是Apple Watch,也有可能是HomePod喇叭,簡單說,你掉得愈深,就愈難離開,對VR消費者來說也是如此。如果VIVE/ Steam硬體生態系讓我們實現許多內向外追蹤系統辦不到的事情,那怎麼會想回到那個相對是「入門級」的系統,嗯,我是說除了$$$的考量之外?

VIVE/ Steam的優勢,即便是Facebook Oculus自己也不得不承認。在Facebook VR負責人Andrew ‘Boz’ Bosworth與顧問技術長John Carmack的對談中,UploadVR問到他們對競爭品牌的看法,受人景仰的傳奇John Carmack就這麼說:

我對VIVE的存在感到開心。他們建立了一整套硬體與軟體生態系,這是我們Oculus沒有的東西。他們提供消費者的東西讓世界變得更好,我也知道他們會持續這麼做。是啊,我們雖然也在和Steam學習,但有些東西,我們的Oculus系統得花好多年才有辦法追上,像是在Steam系統使用額外的定位追蹤器。因此,VIVE對VR生態圈是好的,恭喜他們的成功。(from 26:15–26:47)

這段訪談的背景脈絡,是在HTC VIVE於2021年三月發表了VIVE Tracker 2.0以及VIVE Facial Tracker這兩個硬體套件之後。VIVE Tracker 2.0的意義,就在於全身動作捕捉,而Facial Tracker則在於臉部表情的捕捉與生成,對於極度想發展社交VR的Oculus來說,這的確是一大痛點。

回到VIVE Pro 2。是,它延續了Pro系列的燈塔基站追蹤,也就是說,它能採用所有的VIVE/ Steam硬體配件,不論是VIVE自家的VIVE Tracker 2.0、VIVE Facial Tracker,以及目前唯一能實現PC-VR無線化的VIVE無線模組(wireless adapter),也能採用市面上設計最優的Valve手指虎控制手把(Valve Index Knuckles)。


VIVE Pro 2:最自然、清晰、滑順的視覺體驗

好,這時你或許已經被我說服留在VIVE/ Steam硬體生態系了。但你或者還是會覺得——所以呢?那為什麼不是Steam自家的親兒子Valve Index,或者號稱地表解析度最高的Pimax 8K?這時,我們就要來講講解析度(resolution)、視野角(FoV),以及PPD的關係了。

首先,我們先思考,解析度愈高愈好嗎?在一般的情況,是的。VIVE Pro 2的5K解析度(2448×2448像素,單眼2.5K),介於Valve Index的3K解析度(1440×1600,單眼1.5K)與Pimax 8K的8K解析度(3840×2160,單眼4K)之間。一般來說,追求解析度就選Pimax 8K準沒錯吧?

但是,把視野角考慮進來,就不一定如此了。這其實很好理解,你的視野愈廣,你就需要更多的像素,才能維持一致的畫面清晰度,這就是所謂的PPD——每度的像素數量(Pixels per degree)。根據各家的官方資料,Pimax 8K是200度視野角,Valve Index是130度視野角,而VIVE Pro 2是120度的視野角,用簡單的除法算一算,VIVE Pro 2的PPD是三台VR中最高的。

如果以PPD為考量,視野角是愈廣愈好嗎?未必。那以「人眼視野角」來看,FoV愈廣就愈好嗎?是,也不是。

上圖可以看到,人眼的雙眼最廣可達220度,但雙眼重疊的角度,卻只有約114度,而兩側約各40度的灰色區域,則是屬於「可察覺但看不太清楚」的視覺區域。因此,你當然可以選擇Pimax 8K,追求最接近人眼視野角的VR,但我認為,120度的VIVE Pro 2和130度的Valve Index是比較實用的視野角設計。

5K的高解析度,該看到的你都看得清楚的120度FoV,以及動態平順的120Hz更新率,是目前市面上視覺體驗最優的VR頭顯。


最後,就是VIVE Pro 2最常被消費者挑戰的售價了(還有加回來會更好的眼球追蹤啦QQ)。

有人覺得Quest 2的售價才合理,也有人可以接受破千美金的VR裝置,這關係到大家的經濟能力和預算(談錢傷感情啦),以及你想要的是怎麼樣的VR享受。究竟被VR愛好者讚譽是穿戴最舒適的VIVE Pro視覺升級、最健全的VIVE/ Steam硬體生態系、以及大家或許在意或許不是很在意的隱私,這些加起來值不值799美金?我只能說,價格很主觀,這個就留給VR愛好者自己好好思考了。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