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Q2,HTC在VIVECON發表了兩款VR頭顯 — — 商務一體機的VIVE Focus 3,以及高階PC-VR VIVE Pro 2。而Q4又以「Go with the Flow」作為發表會名稱,視覺與行銷上著實優雅地好好吊了觀眾一回胃口 。在掀開神秘面紗之後,這台主打一般消費者,而非VR消費者的VIVE Flow,一面讓硬核遊戲玩家失去了興致,而主打輕量化、娛樂,強調舒壓與心靈健康的新市場,也獲得不少媒體、VR網紅,與網友以VR普及化、消費性科技產品的脈絡,甚或是元宇宙(Metaverse)的願景來正面看待VIVE Flow這個產品。
VIVE Flow究竟是什麼?對VR的發展,或是消費性科技產品有什麼意義?HTC VIVE以「沉浸式VR眼鏡」(Immersive Glasses)作為VIVE Flow的產品定位,便於攜帶的輕巧性,眼鏡,自然是它最重要的看點。
為什麼是VR「眼鏡」?
這個問題,表面上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 — — 「VR」和「眼鏡」;但實際上,也可以全盤地整體來觀察 — — 「VR眼鏡」。
2007年,蘋果iPhone與第一支Android手機HTC Dream開啟了行動網路時代,許多科技公司紛紛在2010年代推出如手錶、藍牙耳機、智慧眼鏡、VR頭顯等穿戴式裝置(wearable device),結合物聯網(IoT)概念,打造更完整的行動網路軟硬體生態系,進一步尋找消費性科技產品的下一波動能。
從谷歌失敗的Google眼鏡(Google Glass),到最近死灰復燃的Facebook Ray-Ban Stories眼鏡,大家都知道,許多科技大頭寄以厚望的智慧眼鏡,一向都是放在「AR」願景。
白話的說,AR結合了數位資訊與現實世界,希望創造一個能即時互動、再也不需低頭的疊加現實。因此,不論是Microsoft的企業用Hololens 2,或者是新創公司Nreal的眼鏡,甚或是Apple預計要在五年內推出的蘋果眼鏡,都會是以AR願景而打造的產品。
元宇宙光譜的另一端 — — VR,與此同時由於VIVE Flow的發表而匯流了。
原先,科技世界的眼鏡藍圖中沒有VR的份,唯獨HTC VIVE做了這件與眾不同的事 — — 把VR和眼鏡結合起來。VR產品的發展,大家都不陌生,由於受限於晶片運算的門檻,早期仍以PC-VR和主機VR為主,「VR頭顯」顧名思義,就只是戴在頭上的顯示螢幕。到了Facebook收購Oculus,趁著晶片越做越小、效能越來越強大的風,開始專注發展獨立式VR頭顯,也使得運算與顯示合而為一的VR成為市場主流。
現在的VR一體機,有著便於攜帶的優勢,與PC-VR的內容、畫質差異逐步變小,成為可以接受、可以妥協的小缺點。不過再小,它終究是一個「頭顯」,有著穿脫不易的門檻,那什麼東西的穿脫門檻最低?189克的VR眼鏡。
VIVE Flow通往元宇宙的入口
還記得後浪潮在【出來聊聊】系列訪問過VIVEPORT負責人林俊吳(Joseph Lin)嗎?其實,今年年初的那次訪談,我們不只聊了VIVEPORT的平台內容策略,也聊到新冠肺炎如何加速數位與虛擬實境,以及他對於VR的未來展望。
當時,我們談到了VIVE Flow的潛力與可能,但由於產品保密性,那篇稿子仍然安靜地躺在我的硬碟裡。我們當然沒有猜到臉書會變成元宇宙企業,但的確感覺到「元宇宙會是下一個網際網路」的大趨勢。
自90年代「World Wide Web」和「.com」的桌機時代,到現在「App應用商店」的智慧型手機時代,接著如何邁入元宇宙時代?手機運算的VR裝置,會是關鍵。VR連結手機,不全然是效能的問題,而是內容生態系與使用者習慣的問題。VIVE Flow帶來的不僅是VR體驗,也是與智慧型手機連動的無縫體驗,看YouTube、Netflix追劇,VR的沉浸大螢幕讓你再也不需要遷就於手機螢幕的尺寸。
讓我引用VIVEPORT負責人Joseph當時的一段話:
「VR眼鏡(注:當時還不知道會叫VIVE Flow)是一個跟你的手機適配的眼鏡,與現在的VR最大的差別是,它的輕巧性會完勝市面上所有的頭顯。所以,愛美的女性不會再擔心髮妝會弄得蓬頭垢面了,它能夠切入到一個更大的市場。PC-VR、AIO-VR,都只是遊戲族群會關注的VR,可是,如果是VIVE Flow,就可以吃掉智慧型手機這麼大的族群,這兩個族群的基數是天差地別。所以,真正要爆炸性成長,VR眼鏡其實是關鍵。」
這陣子,各方的元宇宙熱潮吹的是天花亂墜(在自鞭是嗎?),但實際面來看,使用者基數與裝置相容性,才是元宇宙初期最需要解決的重點。元宇宙對HTC而言,當然不會只有硬體VIVE Flow。根據The Verge的報導,HTC正在打造元宇宙產品Viveport Verse。目前所知資訊還不多,只知道是一個可以自訂虛擬化身,徜徉於你感興趣的活動展出、會有可陳列NFT藝術品的個人空間(收藏家的福音,想來我房間看NFT嗎?),以及使用者生成內容(元宇宙必備惹)。除此之外,Viveport Verse也會是一個桌機、筆電、平板、手機、VR都相容的跨裝置平台。
世界越快,心則慢
科技業,總以更方便的產品來「打造更美好的世界」,但當每個人被問到「你變得更幸福了嗎?」的時候,心頭浮現的恐怕是滿滿的問號,以及「生活越來越忙碌了」的印象。
德國哲學家Hartmut Rosa對此提出了批判,他認為智慧型手機、網際網路、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品一面極大地便利我們的工作和生活,一面也讓我們越來越緊密地被捆綁到不斷加速的社會化與生產當中,無法自拔。如果加速是必然,Rosa提出的解方則是「共鳴」(resonance),加速造成的新異化,是世界與個人關係裂解的結果,我們的當務之急,是重建人類與世界的關係,回歸家庭、工作、宗教、藝術、政治各個層面,重拾共鳴。懶得讀書的話,可以看Rosa的TED Talk影片:
這也是HTC定位VIVE Flow專為增強心靈健康而設計的原因。
我們的生活總是忙碌,總是令人分心,而VR的沉浸感,能讓我們輕易獲得一段完整的體驗,輕巧的VIVE Flow眼鏡,讓我們隨戴隨看,降低切換狀態的成本,回歸內心真正的平靜與自省。有品質的生活狀態,才能帶來快樂與動力,這也是大家為什麼要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能夠保持心靈的健康。
再回頭看看自己在後浪潮元宇宙系列專文裡進行的思考。我們為什麼要讓網際網路更進化?其中一個可能 — — 身份的用戶化,使得我們被無限分割了,或許元宇宙大平台,能讓我們用一個虛擬分身得到完整的自己,這也是虛擬世界辦得到,但網路世界辦不到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