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害妄想與自尊感有關?牛津大學運用VR實驗揭示關聯性

嗶嗶嗶嗶,捷運關門聲響完最後一個音,後腳一進,車門便立即關上——終於趕上車了。焦灼的心暫時放下,但也只是暫時。

喘了幾口氣後,我發現此刻有點狼狽,開始想著剛抓好的頭髮會不會因為狂奔像極了憤怒鳥;側背包歪到我腹部,變成類似腰包的存在;身體還滲出了汗。我像車廂的不速之客,闖進大家放空的空間(儘管這空間本來就不屬於任何人,或者說,屬於任何人)。

我漸漸覺得右前方女學生一邊滑手機一邊微笑是因為我(的蠢樣);靠車門的男子掃視我;後方有人發出笑聲,在嘲笑我的憤怒鳥髮型⋯⋯


被害妄想很廣泛,而且與思覺失調關係密切

上述我的遭遇——放大或過分在意他人眼光——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。根據牛津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Daniel Freeman調查,1200名學生中有三分之一曾受被害妄想困擾;超過一半的人多疑到需要時刻提防別人。

儘管被害妄想多數時候是無害的,但它們確實是思覺失調的徵兆。Freeman教授的研究顯示,被害妄想廣泛存在於當代社會——尤其是經歷新冠疫情、陰謀論瀰漫的此刻。

長久以來,精神科醫師對被害妄想的診斷,多倚靠問卷與訪談,不但考驗患者的表達及語言能力,也不能排除其被害妄想「有真實性」(說不定,患者口中一直在監視他的鄰居真的是偷窺狂或另一個被害妄想者)。於是,研究人員把主意動到了VR上。


VR實驗:模擬參與者「被看」的情境

Daniel Freeman主導的實驗是:讓各一百名男性與女性,戴上VR頭顯,進入模擬地鐵空間;該空間有虛擬乘客,設計有呼吸動作與隨機反應,且參與者注視他們的話,他們會回以微笑。

為期四分鐘的實驗結束後(剛好是兩站間的車程),團隊詢問參與者對虛擬乘客的看法,有的人認為他們的微笑是善意的,如同真實生活中遇到的普通人,但也有許多人認為虛擬乘客不友好甚至懷抱敵意——

「有一個人咄咄逼人,感覺想恐嚇我。」

「我走過時,坐著的女人笑了。」

「有個人看起來很狡猾,好像他準備做些什麼,例如攻擊人。」

之後Daniel Freeman進一步思考:被害妄想是不是與負面感受有關?於是設計了一個具備操縱變因的VR實驗——縮小參與者的身高。研究顯示,我們往往會高估自身身高;且越有權勢的人,越會高估身高

實驗中,參與者進行了兩次虛擬地鐵之旅:一次是正常身高,一次改變視角,以模仿個頭矮一點的話是什麼樣子(參與者並不知道自己被「縮小」了)。結果發現人們「縮小」時,更可能感到自卑、軟弱,也更容易產生被害妄想,例如相信車廂裡有人在凝視他們。

研究團隊因此確認:被害妄想與自我的負面想法相關。


除了被害妄想,VR還可應用於厭食症、囤積症

其實,這項研究早在2008年就完成,不過Daniel Freeman有感於疫情後公眾的被害妄想似乎有增加趨勢,持續投入相關研究。此前已出版專書,還在BBC廣播開設Podcast節目「妄想史」(A History of Delusions)。

藉由VR,研究團隊獲得了目前為止最明確的被害妄想實驗,VR還可幫助研究人員反覆重建問題情境,後續也擴展到包括焦慮症、思覺失調、飲食障礙(如厭食症)、物質成癮(酗酒)等。

Daniel Freeman更利用研究成果創立牛津大學衍生公司Oxford VR,讓VR模擬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場景,幫助患者增加信心,提升自我意識。目前已有針對焦慮性社交迴避患者的Social Engagement™計畫。加上此前我們介紹過的,VR應用於厭食症囤積症,以及用VR恐怖遊戲來緩解焦慮,看來VR在心理認知、相關治療上前景無限。

透過牛津大學的VR實驗,我們得以窺見被害妄想與自尊感之間微妙且深刻的聯繫。這項研究不僅挑戰了對心理健康的傳統認知,也開啟了利用科技探索心靈的篇章,期待後續的治療方案。至於我,看完這實驗後,回想那個捷運妄想時刻,再翻了翻IG限時典藏,發現可能因為那陣子剪了新髮型,還在習慣中——好吧,是懊悔中。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